> 科技 >

黄又举:科学研究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问题”

时间:2022-04-12 14:54:40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今年是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黄又举与纳米材料打交道的第15个年头。黄又举研究的领域是“微乎其微”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关键材料及其科学问题。

“我们团队已经研发了30至50种形态非常好的纳米探针材料。这些‘种类、形态、形貌控制均匀’的成果被国内外50多家高校院所和企业采用。目前,全世界很多人都在研究纳米探针材料,我们希望做得比别人好。”黄又举说,用于生物医疗检测的试纸里就有这种耗材,它能够提升检测灵敏度、提高检测准确度。

“科学研究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问题”

“原创性基础研究是很难‘规划’出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洞察力显得更为重要,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是‘无心插柳’的。”黄又举说,科学研究首要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真问题,才能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中解决真问题。

“柔性可穿戴纳米生物传感器”正是黄又举团队发现能够用于判定和诊断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技术”。在与医生的交流中,黄又举得知,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抑郁症,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最高。“人体汗液中成分很多,比如葡萄糖、氯、钠、钾等。而抑郁症患者的汗液中会分泌特殊的标志物,如皮质醇等。”黄又举团队希望通过柔性可穿戴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精准分析检测,实现对抑郁症的预判和评估。“2021年底,这项成果被立项为浙江省自然科学类重点研究项目。”黄又举说:“从技术到产品,需要一个过程。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是我给自己的一个规划。”

“认真过好每一天,是工作的基本态度”

黄又举的生活作息很规律:早晨6点,他就准时在办公桌前,以阅读英文文献和梳理团队成员论文成果的方式开启一天的工作。“我早上思维会更活跃更清晰一些,所以用这段时间来思考团队成员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黄又举说。

一般情况下,白天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教室的黄又举,通常会在日暮后写论文、报课题和开组会。晚上10点半离开办公室,这是他入职杭师大后养成的习惯。“不论你是否工作,这一天都是要度过的,那为什么不以更好的状态、更足的精力去投入工作呢?”他常常提醒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更要做出一点漂亮的工作回馈学院、学校以及帮助我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黄又举还入选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代言人。2019年,联合国“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YPT2019),中国化学会面向会员遴选了118位青年化学家作为118个化学元素的“代言人”,黄又举成功入选,成为元素周期表第81号“铊”元素代言人。今年,他又荣获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英才奖。“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黄又举坚定地说。

每年年初,黄又举都要为团队和自己提前规划,“要确定今年接下来重点做哪几件事,这样才不会忙忙碌碌后一无所获。”对于未来,他也规划清晰,“我们将围绕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聚焦新材料与生命健康领域,研究集成纳米材料精准结构和高分子柔性功能,发展柔性可穿戴纳米生物传感器,并运用于人体健康的实时监测检测。”

标签: 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代言人 纳米材料 高分子柔性功能 纳米生物传感器